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居设计唐小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家居设计唐小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内阁最早出现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内阁的地位只是皇帝的秘书,按照皇帝的旨意起草文件而已,而内阁制度的雏形则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形成,此时的内阁开始掌握了一些实权。但是中国早期的内阁制度中,内阁成员都是大学士头衔,到了万历时期,张居正成为第一个内阁首辅之后,明朝的内阁就开始具备现代内阁的雏形了。
明朝建立初期,职官设置沿袭元朝,中央以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内阁大学士官居正五品。
内阁从形成时的秘书、顾问之职到实掌大权经过了以下几个时期。
洪武时期朱元璋仿前朝设立丞相之制,在洪武十三年正月,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了丞相,遂撤销中书省。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大权独揽。但皇帝也不可能亲自处理每件事情,随之设立内阁;永乐时期内阁形成制度,但官位依旧是五品;洪熙、宣德时期地位开始上升;正统时期以后内阁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嘉靖以后,则“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俨然是宰相之职。
由此说明,明代在朱元璋称帝后,设立丞相制到废除丞相制,仅用了13年的时间。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立起来的内阁,到明朝灭,经过260多年,内阁并不是完全适应的辅政体制。在高度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下,许多老矛盾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封建辅政制度仍处在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之中。
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二者经常被拿来比较,足以可见明朝时期内阁的地位之重。在明代之前的历代官制中都没有内阁,内阁为明朝的首创。其实在朱元璋建国之初,明朝沿袭的是元朝制度,设立了左右丞相以处理政事。但是明太祖朱元璋生性多疑,对左丞相胡惟庸日益擅权的行为也极为不满,因此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后,朱元璋自此废中书省,罢丞相。但是朱元璋毕竟精力有限,为了处理繁杂的日常政务,于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文渊阁、文华殿等大学士,“侍左右备顾问。”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这便是内阁的雏形。其后内阁制度逐渐发展,到了明中叶时,内阁大学士手握要权,“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
内阁
可以说,明朝内阁制度的设立是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大,自此成为明代的中枢机构,对国家政权的运行产生了重要的政治效能。内阁初设时,皇帝规定入阁的大臣不可侵夺各部的职权,诸司有事直接向皇帝上奏,不经过阁臣。此时大学士的官阶并不高,只是一个正五品,不如一个外省的知府,更不用说六部尚书了。但从明中叶开始,内阁开始承奉旨意,其他朝臣有事禀奏需经阁臣“关白”,内阁的权力已然跃为六部之上,成为实际上的宰相了。内阁地位提高,意味着阁臣的官阶也有提升,到后来只有侍郎、尚书等才能做大学士,三品以下的官员根本没法入阁,而且明朝有着入阁加衔的规定,因此内阁大学士成为当时最高的官位。随着正统、正德年间内阁权力的巩固,内阁阁臣中首辅与其他阁臣的等级差距日益明显,首辅的权力日益扩大,成为内阁的实际负责人。
废除宰相制度的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内阁的权力主要体现在“票拟”和“批红”两方面,“票拟”指的是内阁根据皇帝的旨意起草圣旨,“批红”是皇帝对内阁所拟的圣旨用红笔进行批示,以表示认可。到了后期,内阁便利用这些权力把持朝政,并倾轧其他官员,滋生了明代官场腐败之风。我们都知道明代宦官专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内阁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私通、勾结宦官,并对部院之臣加以严厉打击,“广布腹心于科道”,扶植党羽来加强自身的势力,因此明代党争所以激烈,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内阁的出现。此外,许多朝臣都将内阁大学士定为自己晋身的目标,因此结党营私的情形屡见不鲜,让明代官场更为乌烟瘴气。
建立内阁制度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前所未有的强化皇权,废黜中书省制度后形成皇帝直管6部9卿的局面,实际就是一个皇帝+宰相的态势。
在朱元璋这样强势君主面前,依旧需要秘书类官员来辅助处理庞大的行政事务,比如以前宰相管理的日常行政工作。
朱元璋之后,历代皇帝一是才能不足,二是经历不足,三是精力不足,根本不可能完成宰相的具体行政事务,内阁因运而生。
从本质上说,内阁的职能就是初审奏折并进行分类,呈递皇帝审批。所以,内阁最初只是皇帝秘书处。
伴随后续发展,内阁成员逐步具备贴黄权,就是针对奏折签署自己初审意见的权力,皇帝基本照准,此时内阁转变回中书省功能,即初审奏折,拟定处理意见,草诏,呈递皇帝审批。
之后,皇帝殆政,内阁基本具备相权,首辅被称为宰相也没毛病。
1380年农历正月十一,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并立下祖训,令后世子孙永不得设宰相。然而,朱元璋死后不到30年,明成祖朱棣就把内阁制度发扬光大,以开始代替丞相行使职权。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就要从丞相的职责说起了。丞相是百官之首,地位处在皇帝与百官之间,总揽朝政,平日里处理中央六部事务和以及全国各地上报的公文,可以说日理万机。丞相只对皇帝一人负责,每逢大事,丞相便负责向皇帝汇报,起到了上承下达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丞相的作用其实分担皇帝工作,就像是皇帝的助理和秘书。废除丞相后,朝政大事都需要皇帝一人完成。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有多少臣民,每天发生多少事,政界的、军界的,需要全部报往中央,再由六部呈送给皇帝,所有这些事情都等着朱元璋一一阅读和批复,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史料记载,朱元璋在位的31年时间里从未休息过一天,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份奏疏。即使按每天工作18小时计算,也需要在平均5分钟之内看完一封奏疏,且给出决策和批复意见。在遗诏中,朱元璋自己也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除了吃饭睡觉,没有任何休息和娱乐时间,这皇帝当的得有多累。明朝的后来皇帝使用内阁制来代替宰相制度的原因就在这里。
朱元璋绝对是中国皇帝中的劳模,没几个人能比得过他。可是他的子孙们就没这么勤快了,他们吃不了这个苦。但既然太祖爷明言规定不得设宰相,总不能恢复宰相制,那就等于明目张胆的违背老爷子的意愿。明朝以孝治天下,继任者如果违背先皇的遗愿就是不孝不忠,严重地说会影响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没有谁会去冒这个险。但办法总是有的,那就是用内阁制代替宰相制,实际上换汤不换药。
其实内阁制在建文四年,也就是朱元璋死后第4年就出现了,不过那时的内阁仅仅是一个小办事机构,还远远没有宰相那么大的权力。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屡屡北伐,实在没办法常年呆在京城处理政务,于是将内阁职权扩大,以帮助分担自己的工作量。朱棣时期的内阁就像是幕僚,主要任务是议政和处理文书,决策权仍然由皇帝牢牢掌控。在明成祖的掌控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中央指令在通过十四万公里的驿道和两千处驿站传达到帝国各个角落,国家机器得以有效运转。明成祖执政后期,内阁开始影响六部,并慢慢成长为决策机构。但此时的内阁成员还都只是低品级官员,六部的高官们往往看不上他们,因此内阁的影响力有限。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杨荣、杨士奇等进入内阁,由于两人都是东宫旧臣,辅佐了朱高炽20余年的太子生涯,所以朱高炽让二人以尚书衔进入内阁处理朝政,自此内阁的影响力才真正形成。可惜明仁宗当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他的儿子朱瞻基即位,也就是明宣宗。宣宗时期的内阁有三个著名的大臣,也就是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说的明代最强内阁——“三杨”。“三杨”时期,内阁办事的流程趋于完善,各个机构上报的公文都由通政使司汇总整理,然后呈送给内阁,内阁阅读公文并给出处理意见,再由太监机构司礼监传达给皇帝,最后由皇帝做决策。这一套流程成为明代后来200年的中央办事规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居设计唐小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居设计唐小静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